UI 设计
软件界面设计思路
软件界面组成
可以把功能或者需求类似的有机体封装成一个业务组件,并对外暴露接口来实现灵活的可定制性,就可以在不同页面不同子系统中复用同样的逻辑和功能了。
同理,不同页面中往往有可能出现视觉或者交互完全相同或者类似的区块,为了提高可复用性和提高开发效率,往往会基于基础组件和业务组件再进行一次封装,让其成为一个独立的区块以便直接复用。
通过这样一层层封装,就逐渐搭建了一套完整的组件化系统。
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。
UI设计
在数据可视化设计中,布局了决定用户的阅读顺序。我们的大脑每天都要处理海量信息,眼睛会倾向于通过扫视来获取重要信息,扫视的视线流一般是从左至右、从上往下。
组件的重要层级有四类:次要信息、辅助信息、正文、强调信息。通过增加透明度来区分。
在数据可视化领域中,数据与颜色的映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。颜色有三个视觉通道,分别是色调(H)、饱和度(S)、明度(B),不同的视觉通道可以与不同的数据类型建议关联。
色调(H): 通常使用颜色中的不同色调来描述不同的分类数据,如水果品类中苹果映射为红色、香蕉映射为黄色、梨映射为绿色,将品类与色调(H)建立了关联。
饱和度(S)/ 明度(B): 颜色通过明暗和饱和度的共同变化来描述有序或数值型的连续数据,比如身高由低到高或由 160cm 到 180 cm 的颜色映射为由浅到深,将连续变化与颜色的明暗饱和变化建立关联。
颜色属性 | 关系 | 数据类型 | ||
---|---|---|---|---|
色调(H) | = | 分类型 | 如 🍎、🍌、🍐 | |
饱和度(S) | = | 有序型 | 如多少、高低、大小 | |
明度(B) | 数值型 | 如 9.5cm 、18 个 |
经典的配色理论,包括「邻近取色」「对比取色」「分裂互补取色」。
邻近取色:其中邻近取色沿着一个方向,按照相同的夹角取色,其优点是色彩具有很强的规律感和和谐度,缺点是整体区分度比较低。
对比取色:相邻两个色彩是一组成180度的对比色,其优点是色板具有很强的区分度,缺点是相邻两色会误以为是一组对比数据。
分裂互补取色:三个一组取色,前两个颜色是一组邻近色,第三个颜色是前两个颜色共同的对比色,这种取色方式兼顾了邻近色的和谐同时又有较高的区分度,没有明显的劣势。